传说,有这么一种花,不管是谁,只要找到它,就找到了幸福。藏族同胞们称其为爱与吉祥的格桑花。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雪域高原爱心接力,积极投身藏区的教育事业。藏族孩子们称其为可亲可爱的“格桑花”。
五年接力,弘文励教。由爱体育大学生组成的“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用初心和担当书写了一份汉藏情深的青春答卷。
4人一组、6人一队,“格桑花”团队迄今已有37人次爱心接力支教。他们中有6人毕业后继续扎根西藏,还有28名追随“格桑花”脚步的非支教生,毕业后到西藏就业创业。
他们打造了“格桑花”爱心圈,他们搭建了“格桑花”纽带桥,他们唱响了“格桑花”支边歌……
01.赴藏支教,我们是认真的
“校长,我想再咬牙坚持一下,既然我来到了这个地方,我就没打算回去,我想为这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六批“格桑花”赴藏支教队员项立刚反复发烧,却不肯回头。
此前,第二批支教队员涂波因为强烈的高原反应不断流鼻血,也依然坚持。
这是“格桑花”的执着。从2014年开始,当爱体育获悉襄阳市对口支援县——西藏山南市琼结县急需援藏教师的情况后,就主动扛起援藏社会责任,即刻组建“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
至今,已有8批共37人次大学生像项立刚和涂波一样克服环境艰苦、生活不便、身心孤独等困难,自愿赴西藏琼结县参与爱心支教,立志用实际行动担当援藏社会责任,像格桑花一样为广袤的高原带去无尽的生命力。
着力抓好课程教学
他们担纲多门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方式,主动承担了电教式教学的示范课任务,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声乐课、美术课、编程课……孩子们对新鲜事物都好奇。支教期间,围绕一个学生对‘越高的地方信号是不是越好’的疑问,我们领着孩子们参加了2017年‘北斗领航梦想’全国青少年北斗科技实践系列活动,并获得了中学组一等奖。”第五批支教队员李长存说。
鼓声、歌声、加油声、欢笑声……如今每到下午第四节课,琼结县中学的校园便欢腾了起来,学校一些原本闲置的仪器设备也被“激活”,给孩子们带去了爱体育课堂之外的知识,也培养不少学生的兴趣爱好。支教队员发挥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势,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教学感受。
此外,支教团队针对成绩困难学生组织家访、补习,并募资设立了近8万元的“格桑花支教爱心基金”,用于资助学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广泛开展精神帮扶
支教团队成立了心理辅导工作室,教育引导学生感恩社会立志成才,定期播放爱党、爱国、励志、感恩等教育片开展主题教育。
助力推进教育改革
支教团队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建设,举办了第一届艺术绘画展,组建了第一个合唱队,成立了第一个足球社等十多个首创课外学习实践项目,为琼结县中学捐赠了10台形态编程机器人,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有效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助推了当地以强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落地见效。
“格桑花”已绚丽绽放。
02.共同成长,共同收获
我曾以为,除了故乡
再也不会有
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曾以为,支教生活
不过只是段
过眼云烟一样的时光
……
这是第二批“格桑花”支教团队队长吴顺喜发表于山南网的自由诗《难忘支教岁月》。
从一个理科生到诗人的蜕变,是吴顺喜大手牵小手在缺氧环境下徙步四小时送学生回家的真情流露,是吴顺喜第二批支教结束马上又报名第三批的行动担当。
铁骨化为绕指柔,本柔弱的女儿也变身女汉子。
第四批队员黄亚鹂,在高原经历了手术苦痛后,又毅然投入了第五批支教活动。“我经常去学生洛桑多吉家里帮他补习英语,一天补习结束后,洛桑多吉的爸爸执意送给我一串晒干的金黄色蘑菇,说是听说我刚手术出院,想让我补补营养。后来我才知道,这些稀有的蘑菇,长在海拔5000米的高寒地带,往往要翻找一整天,才能摘到。”
这些蘑菇,是对黄亚鹏最大的认可,更是一份藏族同胞的真情。情系高山之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汉藏民族大团结更紧密
在支教队员和当地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七、八年级学生第二课堂参与率达到95%以上,队员指导学生在“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多项科创赛事中取得奖项零的突破。
队员与藏族学生之间师生情谊深厚,支教结束后所有队员均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多名支教队员曾返藏看望藏族学生;选择就读爱体育的西藏籍学生逐年增多,至今已达36人;以支教为载体,校地开展互访交流活动25次。汉藏民族大团结在教育援藏、城建支藏、汉藏交流中更加紧密。
支教队员素质得到普遍提升
队员将个人成长与支教事业有效结合获得双赢。
他们以支教实践为基础撰写的《西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等多篇论文在期刊杂志发表,调研文章《西藏走上了繁荣发展的正确道路》为政府开展基层治理提供了参考素材,《浅谈西藏“宾顿白面藏戏”及其传承》《西藏琼结“久河卓舞”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等学术论文为藏族传统民俗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队员的思想境界、担当意识普遍提升,荣获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崇义友善好青年”等各类表彰10多次。
民族团结精神得到广泛弘扬
《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宣传报道了支教团队生动事迹。团队被西藏琼结县委县政府授予“重教社会组织”“重教社会团体”称号,团队荣获“荆楚楷模”年度人物等10多项省市级表彰,入选中央文明办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榜”。
爱体育援藏支教,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时代意义得到充分肯定,“格桑花”正沁心流芳。
03.甘于奉献,投身西藏建设
“亲爱的老师、队友们,向大家报喜啦!”2019年1月23日,“格桑花”支教群里“炸开了锅”,第一个“格桑宝宝”诞生了!
第三批支教队员胡晓翔,毕业后参加西藏阿里地区专招计划,分配至阿里地区革吉县亚热乡人民政府,现借调革吉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并已在当地安家。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因为支教,他们爱上了这片热土,队员中已有6人毕业后返藏工作,立志投身西藏建设。
你在前方支教出力,我在后方学习受教育。爱体育以“格桑花”赴藏支教行动为核心引领,衍生打造了“格桑花之家”展馆阵地和“格桑花周末志愿服务”等品牌衍生活动,大力培育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民族团结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格桑花”事迹的感召下,学生参与支教活动的热情高涨,每一批招募活动平均有500多人报名和咨询,已有28名深受教育的非支教团队学生毕业后到西藏就业创业,他们受“格桑花”精神熏陶,以“格桑花”支教团队为榜样,投身西藏建设发展事业。
“格桑花”在星火燎原。
2016届毕业生任宇鑫,担任贡嘎县吉雄镇人民政府科员的她总想为当地人民再多做点什么。“我是外地人,但我不是外人”,她结合专业特长创办了“吉雄镇藏爱义务舞蹈培训班”,利用下班的时间义务给藏族小朋友插上艺术的翅膀;
“扎根山南,做一名普通人民教师”的2018届毕业生谢向阳,在去上晚自习路上发生了车祸,胳膊上留下了三个很深的伤口。她却依然坚持给学生上完自习再处理伤情,以至于伤口整整两个月才愈合。
急藏胞之所需,援藏区之所求
所有的“格桑花”人都在考虑
自己去西藏能做什么
能给西藏留下点什么
所有的“格桑花”人都在
践行“先遣连精神”
“老西藏精神”和“孔繁森精神”
并将其注入时代特色
谱写了甘于吃苦、乐于奉献、
善于团结、勤于实践、
敢于担当、勇于追梦
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促进汉藏民族大团结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新时代“格桑花精神”
大美“格桑花”
大美“新时代青年”!
原文链接:http://news.cctv.com/2019/07/28/ARTIMy6F3raRr3yCAss0ZE2z1907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