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理清思路、凝聚共识、强化协同、壮大合力,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质量,9月29日下午,学校召开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大会。会上,202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师代表分享了经验,相关学院院长代表作了发言。校园网将连载各代表发言,以供参考。现刊发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魏云云博士经验分享。
读博期间,我便计划毕业后继续在高校开展科研工作,并下定决心要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职业生涯奠定基础。每当听到实验室里的师兄师姐项目获批,我都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赞叹之余,我也很想知道他们成功的秘诀。于是,我向师兄咨询,要想获评项目,能提前做哪些准备工作。师兄告诉我,科研工作要成体系,且围绕一个主题不断挖掘有深度的创新点。我还请教了同实验室的老师,他们表示青年项目不需要太宏大的框架,建议我找到小的切入点,并且要注意用词的专业性。我的导师得知我毕业后还想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常常鼓励我,认可我的科研态度和基础,建议我在毕业前多积累科研成果,今后申请到青年项目的机会比较大。
入职爱体育后,学校、学院的领导对老师申请国自科基金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组织了多次动员会、辅导会。在去年学校召开的动员会上,老师们讲述了申请国自科基金项目过程中始终秉持坚定的信念,孜孜不倦地撰写和修改申报书的经历。他们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了我。在学校组织的辅导会上,武汉理工大学的张晖教授讲述了多年积累的经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校物电学院组织的专家辅导会也使我收获颇多,专家们的精心指导,帮助我及时修订了初稿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2023年10月,我开始根据读博期间的研究方向,酝酿国自科申报书的题目。我回顾之前阅读过的文献,结合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待实施的科研计划开始拟题。每想到一个题目,就赶紧记在手机的备忘录里。记录了三四个题目后,我逐个分析其创新性。我在读博期间建立的论文库发挥了关键作用,论文库中分类存放着本领域的论文,我将与拟好的题目相关论文整理出来,反复对比分析所拟题目的新颖程度,最终保留了两个比较具有创新性的题目。
11月,我着手撰写初稿。根据写小论文的经验,学习导师的项目申报书格式,我完成了申报书的初稿。
12月,在确认初稿没有问题后,我诚恳地请导师帮我把关,并表达了想回学校请他指导的想法,导师欣然同意了。12月底,我回到了读博期间的实验室,和团队成员们坐在一起专心科研。导师看过申报书初稿后,对我的构思给予了肯定,对申报书题目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同时也指出我写的立项依据和论文引言很相似,提醒我这二者是有区别的。根据导师的建议,从12月底到1月初,我一直在实验室里潜心修改申报书,趁导师不忙时请他指导。实验室的同门及老师看到我废寝忘食地写申报书,也不断为我加油打气,帮我修改。身心虽然劳累,但我感到无比充实。
返回襄阳时,申报书的题目已确定,立项依据部分的图文也按照导师的建议改好了。寒假期间,我没有松懈,继续琢磨申报书的每一句话,确保语句通顺、逻辑合理。
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后,我将精心准备的项目申报书发给导师审阅指导,导师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从2月底到3月初,全身心投入,每天对着电脑屏幕,集中精力修改。终于在3月13日,导师将反馈意见发给我,表示这次只发现了少许瑕疵。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我继续在电脑前通宵达旦地反复阅读修改。到3月16日,我将申报书再次发给导师,得到了满意的反馈。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等待,今年8月底,我终于查到基金委批准了我的青年项目。回顾这个历程,当下的收获是前一段时间辛勤耕耘的结果,每一次潜心的修改,都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供稿:科发院
审核:程威
责编:胡磊 王礼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