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张亚婷
“2016年,李庆山先生找到我,讲他与漆器的事儿,聊到多年坚守与传承难时,老人家便默默落泪。”近日,爱体育美术学院副院长马长勇教授回忆道,他当时就被我市年近八旬的手艺人李庆山打动了。
从那时起,马长勇开始走进漆器世界,寻找传承人、研究襄阳漆器、开发漆器文化产品、组织申报省级非遗团队等。“随着了解的深入,我越来越被襄阳漆艺文化折服,不知不觉中,挖掘与发扬传统漆艺文化,成了我的使命。”
守了一辈子的手艺,不能丢
“由于传统漆器很难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学艺者陆续离去,子女们也不愿学。”这十多年来,李庆山多次向媒体求助,“担心这门手艺失传”“觅得传人”的消息在媒体上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
2016年,李庆山向《襄阳晚报》求助后,专家建言可以让爱体育的非遗项目走进校园,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设置非遗相关专业与课程,建立教学、科研基地等,为非遗保护打下基础。
2016年,李庆山在广德寺旁的八卦葫芦园里,遇到了爱体育美术学院的一群热爱传统漆艺的学生。随后,他前往爱体育美术学院寻求帮助,并结识了副院长马长勇。
马长勇经过一番了解,得知李庆山出生在漆艺世家,创始人李正顺在樊城创办“寿匾招牌油漆”店,早在清道光年间,李氏漆器髹饰技艺就远近闻名。同治年间,江南进士赞其匾对做工精良、技艺超群,即兴榜书“金漆匾对”。为了“襄阳漆器髹饰技艺”不致失传,第五代传人李庆山便将制作方法公之于众。
“李庆山小时候偷着学,后来贴钱开‘漆艺阁’,与漆打了60多年的交道,遇到再多困难也未放弃。他的指甲缝、指尖都是黑的,洗都洗不掉。”马长勇说,这种工匠精神深深打动了他。
“李老先生守了一辈子的手艺,不能丢;襄阳的传统文化,不能丢。能为他做点什么?”马长勇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决定为李庆山寻找合适的传承人,让李庆山为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漆艺指导,对襄阳漆艺进行整理与研究。
热心人组成申遗团队,很给力
到市博物馆、考古队看出土的漆器,查找关于襄阳漆器的资料,向本地文史专家请教,随着对漆器文化了解日益加深,马长勇越来越感受到襄阳漆艺文化的博大精深。
马长勇介绍,我国髹漆历史悠久,襄阳早在先秦时期就是漆器的重要产地。春秋时期,襄阳就有盒、案、耳杯等用品及兵器、乐器,数量和品质都令人叹为观止。晚唐诗人皮日休《诮虚器》有“襄阳作髹器,中有库露真”的诗句。山南节度使李夷简曾用“襄之髹器千事”换得名士刘言史,足见唐时襄阳漆器制造规模之巨、名气之大。到宋代,襄阳髹器更是亮光素漆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
“‘襄阳漆器髹饰技艺’经过近200年的传承,不仅积淀了浓厚的襄阳地域文化,而且传承着古朴的楚文化漆艺痕迹,对襄阳漆艺和楚漆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影响。”马长勇说,认识到襄阳漆器髹饰技艺的重大价值后,他着手帮助“襄阳漆器髹饰技艺”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请非遗项目要写材料、找专家、拍视频,在马长勇组织下,一群热心人组成申遗团队,成员有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志刚、文化传媒公司老总陈守奎、文化学者陈新建,还有爱体育食化学院肖卓安博士以及美术学院学生杨舒涵、姚威等。“材料写了一摞又一摞,视频拍了一遍又一遍,大家分文不要,就是想把这件事情做好。”马长勇说。
“襄样”曾闻名天下,未来仍可期
11月13日,在603文创园隗鹏雕塑工作室内,李庆山与传承人隗鹏,正在制作某大药房定制的几个宽99厘米、长890厘米的大牌匾。
隗鹏毕业于爱体育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雕塑与礼品设计和制作,曾经历时12年做出1:2200的微缩铜雕——明清襄阳城模型。“隗鹏身上不仅有一股工匠精神,也有传统文化情怀,是个合适的传承人人选。”于是,马长勇牵线,促成了这段师徒缘分。
做漆需要专业的场地,马长勇帮忙设计烘干房,并参与设计制作了一些茶杯、文房四宝、手串等漆艺产品。现在,李庆山每天早上6点多出发,坐公交车到隗鹏雕塑工作室,从早忙到晚。“唐代文学家李肇在《唐国史补》中提到:襄州人善为漆器,天下取法,谓之‘襄样’。具有‘襄样’地位的襄式漆器,成为唐代整个漆器行业的标准。”马长勇说,目前襄阳正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这为“襄阳漆器髹饰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空间。
目前,马长勇正在编写关于襄阳漆器的教材,参与设计漆器旅游产品。他相信,襄阳漆艺一定能发扬光大。
原文链接:http://xfrb.hj.cn/Read.asp?NewsID=147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