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县昌集村(受访者供图)
南漳县观音岩村(受访者供图)
□全媒体记者向一帆
传统村落,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近日,我市三个传统村落入选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联合公布的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至目前,我市共有6个传统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作为乡土文化之根,承载着大众记忆的传统村落重回市民眼球,广受青睐。为了让遗落在大山深处的“明珠”为大众知晓,这些村落的申报团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日前,记者采访了申报团队的主持人、爱体育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张平乐,通过她了解了申报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酸:自筹资金开展申报工作
2015年,跟随学校领导出访恩施时,张平乐对恩施大山中的传统村落产生兴趣,一番了解后得知,这些原本条件较差的民居,因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得到了妥善保护。“我们襄阳也有很多这样的村落,一样需要保护。”张平乐联想到3年前去过的南漳县板桥镇冯家湾村,一个拥有保存完好古民居、宗祠、古山寨、古井的传统村落。
回到襄阳后,张平乐决定为冯家湾村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于是,张平乐自费筹备申报团队,深入荆山深处准备申报材料,让这个传统村落第一次拥有了完整的档案。
张平乐带着留在学校做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走进荆山,测绘古民居、抄录古碑刻、访谈村民、进行文字和影像记录。为了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张平乐还把放暑假回家的学习建筑专业的儿子纳入申报团队,并联系做文史研究的襄阳民间文化爱好者李秀桦老师加入。
由于申报启动时间较晚,申报截止时间就要到了,张平乐团队成员只好早出晚归,顶着炎炎烈日在户外测绘,不少人因天气太热而中暑,休息一阵后,缓过劲的队员接着测绘。
“为了将冯家湾村用影像的方式表现完全,我们费了很大劲。”张平乐说,为了拍摄冯家老宅的全景,当时还没有航拍器的团队只能爬上房子旁的一棵大树,站在树上对整个老宅进行俯拍。
辛勤的工作终于得到了相应的回报,2016年冯家湾村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颗荆山深处的“遗珠”为大众所了解。
甜:一系列小举动引发连锁反应
为了更好保护这个曾走出爱国乡贤冯哲夫先生的传统村落,在冯家湾村成功申报后,2017年12月,张平乐联系到“古村之友”平台,发起了名为“唤醒荆山记忆,重温祖先荣光”的众筹活动,筹到的8万元资金全部用在冯家湾村史馆的建设上。
张平乐的举动也引起了爱体育领导的重视。2018年,爱体育启动100名博士、教授对接100个村和企业,开展科技文化服务的“双百行动计划”,张平乐所牵头的计划服务点于同年4月在冯家湾村挂牌。
同时,张平乐保护传统村落的故事,经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日报》、《襄阳日报》等媒体全方位报道后,引起了南漳县政府和县文化局的高度重视,迅速专项拨款支持冯家湾村史馆的建设。为了让冯氏老宅不受人为破坏,经有关方面协调,南漳县金财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还将老宅内居住的所有居民易地搬迁。现在,冯家湾村史馆已完成大部分的修缮准备工作,即将与市民见面。
在冯家湾村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受到南漳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全县符合条件的村落“应报尽报”。2017年板桥镇、东巩镇、肖堰镇政府委托张平乐负责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经与各镇领导商议和精心挑选,共选取了南漳县板桥镇雷坪村、古井村、天鹅池村、九龙观村,肖堰镇观音岩村,东巩镇昌吉村、麻城河村、石峡坪村等10个传统村落,为他们准备申报材料。
苦:排除万难认真收集材料
同样是炎热的夏季,张平乐带着团队成员再次来到南漳县,为选好的10个村做测绘和记录,李秀桦老师也主动参与其中。有了李秀桦的加入,张平乐的心更加踏实,两人运用各自的专长,一人从村落自然环境、选址、结构、建筑等方面入手,一人从民俗文化、山区特色生产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入手,带领学生集中收集。“虽说这次申报时间不像冯家湾村申报时那么紧张,但这次村庄多、任务重。”张平乐说,有些资料村里曾经收集过,但不完善,也不完全符合要求,所以她为了完整准确地收集申报材料,事事亲力亲为。“在做碑刻拓片时,很多碑刻都只有村里的老人见过,只能依照记忆说出大概的地方。”张平乐介绍,在观音岩村为了找到一块记录白莲教起义的“地方团练禁草碑”,李秀桦跟着村干部一点一点摸线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最后在一棵树下找到了这块“消失”已久的碑刻。
辣:村落落选内心不太好受
在得知南漳县东巩镇麻城河村、昌集村,肖堰镇观音岩村三个村庄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张平乐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些失落。她为这三个村落能在国家的帮助下获得更好的保护而开心,也为其余村庄的落选而难过。“在申报前我就十分担心这个问题,还在评审前专门写了一封信给湖北省住建厅。”张平乐说,与江浙、山西等地的传统村落不同,山多平地少导致荆山地区的村落建筑是散点布局,与普通人认为传统村落应该集中布局的特点不同。这可能是其他几个村落没有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原因之一,但这正是荆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独特之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本次入选名录的三个村庄均位于荆山深处,这是为什么呢?张平乐认为,可能有历史和地理两个因素。“荆山地区承载着荆襄流民史,明中叶开始,一些山西、河南的家族为了躲避严重的赋税来到此处,形成了耕读传家的传统,同时也因荆山地处偏远,才让这些传统民居未受到现代社会带来的冲击,得以保存下来。”
张平乐介绍,按照规定,所有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均需编制保护与发展规划,以指导今后的建设。规划将对村内的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资源予以妥善保护,促进科学发展,这给荆山深处的淳朴村民带来了希望。张平乐说,在申报过程中,这些传统村落的村民都十分热情,非常配合申报团队。“他们也十分期待村落修缮后,能为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带来改变。”
原文链接:https://www.cnepaper.com/h5/xywb/html5/2019-07/11/content_213907_1254018.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