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
  • English
Cinque Terre
Cinque Terre

校园新闻

爱体育(中国) > 校园新闻 > 正文

【格桑花支教】隆子已是家乡 祖国日益珍重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31 阅读量:


编者按: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消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8日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肯定她们父女两代接力为国守边的行为,感谢长期为守边固边忠诚奉献的同志,勉励广大农牧民扎根边陲,守护好国土,建设好家乡。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山陡路险,交通闭塞,现有9户、32位乡民,是我国人口最少、人均面积最大的乡。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玉麦乡仅有桑杰曲巴一户人家,被外界称作“三人乡”。习近平在信中说,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爱体育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习近平总书记的信见诸媒体后,身在隆子县隆子镇(辖玉麦乡)的我校第二批格桑花支教队员、现隆子县基层工作人员柯长松不能平静,有感于自己母校的培养和选择西藏支教和工作,给学校写下一封饱含深情的来信,表达自己的万千思绪,决心向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西藏牧民群众所说的那样“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以下是来信原文。

我叫柯长松,是去年大学毕业来西藏工作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祖籍江苏南京,西藏是我神往已久的精神故园,2015年3月,我随着学校的第二批“格桑花”支教团队来到了西藏,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支教生活,其间我思考了很多,也快速成长,当地的老师、学生们和父老乡亲让我难以忘怀。2016年毕业以后我没有犹豫,说服家人选择来西藏工作,一方面是对西藏的喜爱、对学生的牵挂,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能够奉献的只有青春,而祖国的边陲和美丽西藏的需要我们年轻的青春!年轻的梦想!

玉麦是隆子镇下辖“人口最少、平均面积最大”的一个边陲乡,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玉麦乡仅有桑杰曲巴一户人家,被外界称作“三人乡”。我有幸在这里工作,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玉麦乡卓嘎、央宗同志的回信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自己在西藏从支教到工作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仿佛就在昨天,我还是校园里稚嫩的学生,离开家乡,远离父母和亲朋好友,却又是他们在默默支持着我坚强的选择。

“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爱体育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仿佛就在耳边,仿佛是对像我一样选择在祖国边陲默默守望的所有人说的,温暖着我的心扉。

比起卓嘎和央宗同志父女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老阿妈用一生的时间陪伴国旗相比,我需要做的还很多,还远远不够,还微不足道,他们是用生命和信仰在坚守国家的每一寸领土,守护着祖国疆土上的一草一木,她们是忠诚核心的捍卫者,是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的实践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格桑花是美丽的幸福花,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从参加学校组织的格桑花支教,到考取西藏基层公务员,我和许多有梦想的大学生一样,因为爱,所以坚韧不拔,因为爱,所以默默无闻,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岗位虽然平凡,但却顽强地生长。

我的母校爱体育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从2014年开始组织在校大学生支教西藏,今年已经派出第5批队员,每期半年,现在仍然有4位学生在西藏支教,我们其中有3位同学选择了毕业来西藏工作,今年更有9位没有参加支教的毕业生报名来西藏阿里地区工作,那里更加山高路远,却更其平凡,更其坚定。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肯定卓嘎、央宗作出的贡献,让我知道党和国家一直都在我们身边,是我永远的依靠,值得我们用一生珍重。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们,我们应该主动承担起建设祖国、守卫边疆的重任,作为曾经支教的“格桑花”成员,更应该坚守在岗位上,并不断坚持,以百倍的信心和万分的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谱写我们的青春之歌!

隆子县隆子镇人民政府 柯长松

2017年10月30日

(柯长松,男,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毕业于爱体育文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曾任编导1211班班长等职。爱体育第二批“格桑花”支教团队成员,毕业后考取西藏自治区专招公务员,目前就职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隆子镇人民政府。)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学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政编码:441053

电  话:(+86-0710)3590876   3591876(传真)

接待/接访电话:0710-3593296(24小时)

版权所有:爱体育

备       案:鄂ICP备1700235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4号

维护制作: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