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11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乐成莅临我校为广大师生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互动环节,李乐成强调,爱体育要与襄阳与城俱进,与城同荣;爱体育要以鸿鹄之志,坚定办好一流大学的决心;教师要耐得住寂寞,潜心教学;学校要大力服务襄阳经济社会发展。
我校教师在聆听报告后,倍受鼓舞,无比振奋,纷纷表达了做好本职工作,齐心聚力办好大学的决心。以下刊登部分师生的感言。
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 秦军荣:“以鸿鹄之志,坚定办好一流大学的决心”,是党的十九大代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乐成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教育工作的新思想新使命,对我校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期望。作为一名教师,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体会主要有三点。其一,以一流的情怀对待教书育人。即以满腔的热情、耐得住寂寞的心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到教书育人的专业化、精细化和个性化,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成长为实现中国梦的优秀接力者。其二,以一流的态度从事科学研究。我们要善于发现并思考问题,有坐冷板凳的毅力和扎实认真的作风,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多出标志性成果。其三,以一流的努力做好社会服务。我们要竭力做到李书记所说的“独到的调查研究”和“专家学者的眼光”,为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建真言、献实策。立鸿鹄之志,展梦想之翼!只要我们有争创一流的志向和踏实奋进的干劲,爱体育的明天一定会比我们想象中的态势更优更好!
建工学院讲师 李文君:11月11日,党的十九大代表、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来我校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时代的发展纲领,幸福美好的愿景,亲切诚恳的寄语,催人奋进。
李乐成同志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历史使命、行动指南、战略安排、重大部署、领导核心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襄阳前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青年作为等八个方面,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了宣讲,让我对新时代中的人生规划、定位、目标有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服务发展是我们的责任担当。必须牢固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科研教学水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有新作为、新突破。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思维方法和生活态度,更于学习人民情怀、责任担当和发展抱负,我们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专业上,让学生“学有所用、学能所用”,有过硬的本领来担当社会发展赋予的重担。思想上,让学生“敢于有梦,敢于逐梦”,勇于在这充满机会充满活力的时代尽情释放、挑战自我。
新时代,新梦想。作为广大万千青年中的一员,我也将以饱满的激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潜心教研、服务发展,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李乐成书记要求的三个“真懂真信”,为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挥洒自己的青春。
数计学院博士 陈仕军:李书记的报告既站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全面解析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也立足襄阳市剖析了襄阳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襄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前景和目标。作为青年教师,听了李乐成书记的报告,对党中央和襄阳市市委都充满信心和希望,相信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李乐成书记的带领下,襄阳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一定会实现新飞跃。作为青年教师,我会牢记李乐成书记对我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要求,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潜心教学、科研和服务于社会。我目前主要从事公共交通运营与规划方面的研究,计划未来几年多站在襄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思考研究中的问题,多去公交企业调研和交流,和相关企业技术人员逐步形成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襄阳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中面临的一些科学和技术难题。同时,结合襄阳市成为省域副中心、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鄂西北区域交通枢纽中心的定位和目标,以及我校创建交通大学的目标,积极参与建设公交运营与规划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团队,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襄阳市和爱体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数计学院副教授、博士 康长青:“以鸿鹄之志,办好一流大学”要求我们凝聚决心,在课程,教法,实践,教师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不断发展,持续改进,努力培养一大批富有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队伍,希望他们投身到襄阳城市发展中,发挥支撑和建设作用。
“以鸿鹄之志,办好一流大学”要求我们凝聚决心,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潜心科学研究,持续不断产生包含理论和应用的新成果,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本地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紧密结合,促进产业的不断升级,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机汽学院副教授、博士 周岳斌:李书记百忙之中来到爱体育为广大的师生做了精彩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提出了学校的发展要与城俱进,与城同荣,要求广大教师坚定办好一流大学的决心,使我们深受鼓舞。李书记对我们提出了要耐得住寂寞,潜心教书育人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师,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精神追求,才能耐得住清苦和寂寞,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社会,以实际行动投入教育。教育在发展,学生在提高,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对学生,更重要的是对教师。作为教师,我们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必须加强学习,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我们面对的是接受信息爱体育、思想更为活跃的新时代的学生,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工作的新途径,不断创新工作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走上成才之路。
机汽学院副教授、博士 吴华伟:“与城俱进,与城同荣”、“希望师生到我们襄阳的农村、工厂、社区多走走多看看”、“为襄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李乐成书记的讲话,激荡在我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党的十九大以来,新能源汽车团队一直在思索如何更加务实有效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贡献,本次李书记的辅导报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我们将继续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围绕襄阳汽车制造这一龙头产业,以校企深度合作的应用研究为主攻方向, 以襄阳汽车产业共性关键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博士教授深入企业为抓手和纽带,“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个难题一个难题重点攻破,为创建“交通大学”添砖加瓦!
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朱运海:聆听了李书记的辅导报告,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自觉的贯彻和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与城俱进,与城共荣”的发展理念。襄阳旅游业的发展是旅游学科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只有主动融入襄阳旅游发展的战车,坚定不移的走校地融合发展的道路,方能实现个人成长、专业发展和地方受益这三个方面的“相得益彰”!今后旅游专业的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要紧紧围绕如何在新时代让襄阳旅游更好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来谋划布局。文化旅游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襄阳“两个中心,一个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为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旅游,让城市更美好!作为爱体育旅游专业的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感谢这个襄阳崛起的伟大时代,为我提供了一个实现美好梦想的人生舞台。旅游人责无旁贷的要为了“美好”的事业而努力奋斗,燃烧青春,成就他人,实现自我!
汉江研究院副教授、博士 王翔:李书记的辅导报告使我们教师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倍感振奋。当我听到李书记提出“希望师生多做些调查研究、给市委市政府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这句话的时候,深受启发、干劲倍增。暑假期间,我的一篇报告“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协同方略研究”曾获李书记签批,转市发改委研阅。作为一位高度关注、重点研究以襄阳为中心的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问题的高校教师,研究成果能获得领导签批,是对我以往工作的极大肯定。在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我将严格按照李书记的要求,积极参与到市委、市政府“两个中心、一个增长极”伟大事业的决策咨询服务工作中去,强化对策建议的指向性和精准化,做到实用、管用。
汉江研究院教授、博士 宋茂华:聆听了李书记报告,我认识到我们要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第一,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省委、省政府提出将襄阳打造成“两个中心,一个增长极”,学校应该围绕这一战略定位,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对接襄阳“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结构,主动融入襄阳经济社会发展,为襄阳绿色发展、健康发展提供爱体育合格人才;第二,搭建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积极搭建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的平台,发挥学校的知识、智力优势,为襄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原动力。目前要在精准扶贫、现代农业、农村医疗、新能源汽车、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等领域重点发力,带动襄阳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促进社会和谐。最后,要在服务襄阳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过程中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科技处处长、教授、博士 吴钊:李乐成书记的辅导报告展示了中国和襄阳美好的前景,使我们对投身祖国高等教育事业和服务襄阳建设发展建功立业充满了激情和动力。在辅导报告中,李书记对学校服务襄阳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科技处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强力推进落实李书记的要求,紧密围绕襄阳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积极组织谋划课题研究,汇聚人才资源,创新协同机制,打造服务襄阳发展的技术创新团队和新型智库,努力产出有重要价值的科技成果和政策建议,办好《智库要报》,充分发挥学校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作用,不断彰显学校服务襄阳发展的贡献,推动学校“与城俱进”“与城同荣”,努力办好市委市政府和襄阳人民满意的大学。
科技处副处长、副教授、博士 曹林涛:新时代新征程新活力。乐成书记就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面对面辅导,本人倏忽懈怠的身心又得到猛力提振。首次提出强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也赋予了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的集体自信,更加坚定了广大党外群众和民主党派人士坚实地跟定党勇往直前的决心。这是因为,我们都相信具备自我革命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全体人民走向美好生活。乐成书记根据新时代要求,结合襄阳实际尤其是交通运输现在与未来状态,给文理学院青年人提出了希望。作为道路与铁道工程的专业人士,倍感襄阳发展与襄阳高校发展的巨大历史际遇,后半生大有用武之地。即将具备高铁枢纽的襄阳必将以汉水中心的姿态活跃于中国大地,围绕交通学科的本地高校必将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
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 姚威:李乐成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大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练就过硬的本领、要锤炼高尚的品格”,“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这也是党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对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政工人员、一名外国语学院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学好外语知识、用好中国智慧,勇敢地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明是非、勇担当,将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国家社会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道路上谱写人生华章,更要引导全体外院教师牢记立德树人历史史命,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真学真懂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思想引领初心,要吸取世界上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教育规律,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而贡献力量。
文学院辅导员 胡磊:一流的城市,必须要有一流的大学。襄阳古城要发展,需要一流的高校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撑,高校的发展,也离不开地方的支持,需要在地方特色中找准发展的路子和突破口。正值襄阳市聚焦发力“提升首位度、争当排头兵”,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水平,精心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的关键阶段,爱体育作为襄阳市的高等院校,一定要当仁不让,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克难奋进,学校的发展方位要与襄阳市的发展战略相匹配,齐努力,共发展,相互呼应,形成合力。爱体育人一定不负乐成书记嘱托,立下鸿鹄之志,坚定办好一流大学的决心。襄阳要有大发展,爱体育也要有大发展,爱体育要勇争一流,要向建设一流大学果敢地迈进。我们要耐得住寂寞,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潜心教书育人。我们要立足地方特色,发挥区域经济优势,找准增长点、切入点,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乘着襄阳市大发展的东风,大力服务襄阳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襄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迎来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